2025年3月17日,交通運輸部公布第三批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典型案例,十堰市“構建低空物流網絡 健全城鄉配送體系”經驗成功入選,成為湖北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這一創新模式通過無人機技術突破地理限制,讓偏僻山村17分鐘收到快遞,為全國山區物流配送提供了可復制的“十堰樣本”。
政策引領:1.5億元資金撬動低空經濟
十堰市自2024年起將低空物流納入重點規劃,統籌近1.5億元資金用于低空飛行基礎設施、通信導航設備、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建設。通過《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規劃》等文件,布局“1主4輔”通航基礎設施和“10+N”低空起降節點,為無人機配送提供“空中高速路網”。
技術賦能:5G-A與通感一體化(ISAC)突破應用瓶頸
依托5G基站網絡(全市部署超5000個)和低空綜合管理平臺,十堰實現無人機配送全程實時監控與高精度定位。例如,官渡鎮試點區域通過ISAC技術,將最遠配送距離從傳統陸路2小時壓縮至17分鐘,無人機飛行效率提升60%。該技術還支持應急血液運輸、汽車零部件配送等場景,實現“空中生命線”與“工業補給線”雙線并行。
場景深耕:六大領域打造立體物流網絡
十堰在即時配送、農村物流、應急運輸等六大場景推廣無人機應用,累計完成1493架次飛行,運送物資4803件,物流成本降低約20%。在武當山景區,無人機實現“景區物資3分鐘閃送”;在丹江口庫區,歸巢式無人機每日巡檢環庫生態,成為智慧環保新力量。
未來藍圖:構建“空地協同”智慧物流生態
十堰計劃2026年前建成“2+5”低空產業園集群,拓展31條新航線,并推動低空經濟與汽車產業融合,打造“車機一體化”消防救援等創新場景。隨著5G-A專網在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的規模化覆蓋,十堰有望成為全國低空物流樞紐,為山區經濟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