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0日,無人機行業迎來里程碑事件全國首個面向場景的AI數字調度員“風曉飛”正式上崗,由南京大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這一突破性技術標志著無人機領域邁入自然語言交互與行業大模型深度融合的新階段,同時順豐、京東等物流巨頭接入無人機飛控平臺后,訂單量激增500%,相關企業市盈率突破50倍,低空經濟產業鏈進入爆發期。
一、技術突破:從“程序執行”到“智能響應”
“風曉飛”重新定義無人機操作模式
多模態交互引擎:融合語音、文本控制,實現“怎么說,就怎么飛”的全語音閉環管理。例如,用戶只需語音指令“讓1號機場的無人機飛到未來數字谷上方”,系統即可自動規劃航線、起飛和降落。
智能決策能力:深度適配司空2、風箏線等主流無人機管理系統,支持圖像識別任務(如熱源掃描、經緯度定位),并提前設置自動識別任務,提升作業效率。
行業場景適配:在消防救援中,可精準鎖定火源坐標;在生態巡護中,實時反饋無人機續航時間及任務進度,優化巡護路線。
與DeepSeek大模型共建行業生態
南京大翼航空計劃將“風曉飛”與DeepSeek等大模型結合,提供場景化智能決策。例如,基于實時環境數據生成突發天氣規避預案,推動工業無人機作業模式從“程序執行”升級為“智能響應”。
二、市場爆發:訂單量暴增與產業鏈卡位戰
順豐、京東等巨頭加速布局
順豐:依托豐翼科技,已開通400多條無人機航線,2024年運輸貨物超420萬件,成本降低30%。接入“風曉飛”后,跨城急送效率進一步提升。
京東:通過“京燕”“京鵲”系列無人機構建“干線+支線+末端”網絡,2024年試點智慧社區配送,30分鐘商超到家服務覆蓋西安等城市。
美團:2024年無人機訂單超45萬單,同比增長近100%,并拓展中東市場,成為低空物流的領跑者。
訂單量與估值雙升
2025年3月,接入“風曉飛”平臺的飛控系統訂單量暴增500%,相關企業市盈率普遍超50倍,產業鏈卡位戰白熱化。
無人機板塊(代碼:02003704)當日市值達282.5億元,龍頭股如順豐控股(43.23元/股)、海康威視(32.35元/股)表現強勁。
三、行業展望:低空經濟進入“蜂群智能”時代
政策與技術雙輪驅動
2024年“低空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25年低空物流市場規模預計達1200億至1500億元,飛行審批時間從“數周”縮短至“小時級”。
5G、AI大模型等技術成熟,推動無人機在文旅、應急、農業等場景加速落地,例如億航智能計劃三年內建設超100個城市級航站樓。
產業鏈機遇與挑戰
機遇:飛控平臺作為“無人機操作系統”,成為巨頭爭奪的核心。縱橫通信、無人機界“最強大腦”等企業通過智能避障、跨域協同技術搶占市場。
挑戰:安全性和規模化應用仍是關鍵。例如,美團無人機需持續優化復雜環境下的配送精度,而政策對低空空域的監管仍需細化。
結語
“風曉飛”的上崗不僅是技術革新的里程碑,更預示著低空經濟從單一運輸向智能化生態的跨越。隨著順豐、京東等巨頭的深度參與,無人機行業將迎來“蜂群智能”時代,萬億級市場爭奪戰已全面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