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在武威市民勤縣蘇武通用機場內,一架大型無人直升機騰空而起穿越連綿的騰格里沙漠腹地,僅用30分鐘便將應急物資精準投送至40公里外的模擬災害現場,全程依托精確導航和定位技術,實現誤差小于1米的精準投放。此次驗證飛行的順利實施,不僅成功開創甘肅省公航旅集團在極端沙漠環境超視距、大載重物資投送的先例,更成為低空經濟賦能民生保障的示范性工程。
民勤縣地處河西走廊東北部,境內巴丹吉林和騰格里兩大沙漠交匯,沙丘連綿、交通閉塞,傳統地面救援常因復雜地形受阻,物資投送效率極低,如何突破地理屏障、打通物資投送“最后一公里”,成為亟待解決的民生痛點。為了破解沙漠腹地“孤島化”救援難題,省公航旅集團依托多年積累的航空應急經驗,針對性開發沙漠物資投送解決方案,以大型無人直升機為核心載體,采取衛星導航與自主避障、高原沙漠動力適配、多模快拆式載荷設置的技術耦合,確保無人機在高原沙漠地區的全天候作業能力與任務彈性。
此次測試以民勤蘇武通用機場為起降點,民勤縣收成鎮興隆村“請到民勤種棵樹”生態治理活動現場為物資投放點,使用HY-600大型無人直升機執飛作業,航線單程規劃39.8公里,飛行真高200米,掛載醫療、飲用水、通訊設備等80公斤應急物資。無人機通過超視距飛行到達目標區域后懸停,使用電控裝置進行物資精準投放,完成投送后安全返航。飛行全程通過微波鏈路與衛星通信雙鏈路實時監控,指揮中心大屏上清晰顯示飛行軌跡、風速數據及載荷狀態。
從“沙海孤島”到“生命通道”,民勤縣沙漠物資投送場景測試和驗證飛行的順利實施,不僅是無人機技術能力的驗證更是應急救援模式的革新。公航旅集團無人機公司將持續提升無人機極端環境超視距飛行能力以及精準智能投送與載荷管理能力,推動無人機在應急救援、物流運輸、森林消防、沙漠生態治理等場景的實戰應用,通過場景示范、技術融合及產業協同,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低空經濟發展路徑,為區域經濟轉型升級注入新動力。
內容來源:中國甘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