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武漢市東湖高新區低空共享無人機應用示范區項目完成百架無人機并發實飛測試。100架無人機從100個點位有序升空,按照預設航線執行任務,實現邊飛、邊傳、邊算。普宙科技項目經理常雷介紹,這是全國首次在開放空域成功完成百架次無人機高密度、全自主協同巡檢作業。
上午10時許,項目指揮中心下達指令,分布在光谷全域的100套機庫開啟頂蓋,無人機騰空而起,按照航線飛向四面八方。指揮中心的技術工程師和外場的運維保障團隊密切配合,針對無人機在高強度作業環境下的通信網絡、算力支持、場景承載、安全管控等能力做技術驗證。整個測試持續約40分鐘,所有無人機全部安全、平穩返回機庫。
去年,東湖高新區和普宙科技攜手建成低空共享無人機應用示范區項目,共裝備186臺無人機、部署128套機庫,實現對光谷518平方公里區域的全覆蓋。目前,該項目服務于光谷34個城市治理相關部門,包括水質監測、交通巡查、消防應急、能源巡檢、民生服務等,規劃航線1200余條,預計今年常態化飛行將超10萬架次,居全國前列。
“清明節馬上到了,市民出行迎來高峰,祭掃容易引發火災。應用無人機來管理交通、監測火點及煙霧的需求很大,并飛作業成為‘剛需’。”常雷介紹,此前,無人機并飛規模一般保持在20架左右,百架無人機并飛,不僅是數量級的突破,更是對平臺數據服務和自動化調度能力的考驗,“從此次測試看,平臺的運行服務能力和飛行安全管理能力能完全滿足客戶需求。”
常雷表示,無人機并飛和常見的無人機編隊飛行表演完全不同:在編隊表演中,空域封閉,無人機按照編程飛到指定坐標即可;無人機并飛的空域是開放的,航線與航線、航線與建筑物可能存在碰撞風險,無人機需要實時校驗和調整。同時,無人機還承擔著采集和傳輸數據等巡檢任務,對通信鏈路的要求極高。
普宙科技還在探索公共服務+商業開發的融合發展,這些應用場景對無人機并飛作業的需求將越來越大。常雷說:“我們將持續提升平臺的運行能力,規模化推廣并飛作業,提升無人機作業和空域利用的效率,讓低空經濟更好融入民眾生活。”
內容來源:湖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