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自貿港政策紅利與低空經濟風口的雙重驅動下,海南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天空答卷”:2025年低空產業招商對接洽談會落下帷幕,15個合作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規模達29億元,其中“無人機國際交付中心”“航空飛行營地”等6大核心項目率先落地,總投資16億元。更令人矚目的是,海南宣布年內將開通首條跨境無人機物流航線,劍指東南亞市場。這場“向天圖強”的產業革命,正讓海南成為全球低空經濟的“新坐標”。
Q1:海南此次低空經濟招商簽約的核心項目有哪些?
A1: 4月14日,海南在低空經濟產業招商對接洽談會上簽約15個合作項目,其中6個重點項目總投資達16億元,包括:
- 無人機國際交付中心:聚焦無人機裝備再制造、跨境物流及國際交易,依托海南自貿港"零關稅"政策,打造東南亞無人機供應鏈樞紐。例如,該中心將整合維修、認證、倉儲等環節,推動無人機及零部件快速進出口。
- 鶯歌海海花航空飛行營地:定位為"海陸空一體化"旅游體驗基地,計劃建設直升機起降場、無人機表演空域及飛行培訓中心,未來可開展低空觀光、航空賽事等活動,預計年接待游客超50萬人次。
- 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與中國通用航空等9家龍頭企業達成合作,涉及技術研發、產業鏈協同及跨境物流網絡搭建。
Q2:這些項目將如何推動海南低空經濟發展?
A2:1. 技術研發與產業升級:無人機國際交付中心將引入高端制造技術,推動海南從"應用場景"向"研發制造"延伸。例如,中國通航計劃在海南設立無人機蜂群技術實驗室,攻關長航時、抗風暴雨等關鍵技術。
2. 旅游體驗革新:航空飛行營地將結合海南熱帶海島資源,開發"直升機環島游""無人機燈光秀"等產品。目前,海南低空旅游規模已占全國48%,未來三年計劃新增100條低空觀光航線。
3. 跨境物流破局:年內開通的跨境無人機物流航線,將優先連接東南亞國家,例如從三亞直飛越南峴港,運輸高附加值農產品(如熱帶水果、海鮮),物流時效縮短至4小時,成本降低60%。
Q3:海南發展低空經濟的獨特優勢是什么?
A3:- 政策紅利:作為全國唯一自貿港,海南對進口無人機、航材實施"零關稅",企業運營成本降低30%以上。例如,大疆創新已在海口設立區域總部,享受稅收優惠后,其無人機出口東南亞的利潤率提升15%。
- 空域開放:海南適飛空域占比46%,劃設160條低空航線,實現"便捷報批、目視自主飛行"。例如,三亞海棠灣已試點無人機"即報即飛",旅游旺季日均飛行超200架次。
- 產業基礎:現有近210家低空經濟企業,涵蓋制造(如航天時代飛鵬)、物流(如京東物流)、旅游(如海南旅投)等領域,2024年低空飛行業務規模居全國前列。
Q4:未來海南低空經濟還有哪些規劃?
A4:- 基礎設施:到2026年,海南計劃建成9個通用機場、500個起降場,覆蓋全島主要景區和物流樞紐。例如,儋州和慶通用機場將打造"低空產業園",整合無人機制造、維修、培訓等環節。
- 場景拓展:1. 城市空中交通:海口、三亞試點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載人航線,計劃2025年開通"市區-機場"通勤航班。
2. 海洋管理:部署無人機自動機場系統,用于南海漁業監管、海上風電巡檢,預計2026年實現重點海域全覆蓋。
3. 產業規模:《海南省低空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6年低空經濟產值突破300億元,成為全國低空開放"自貿港樣板"。
總結:16億元簽約背后的戰略布局
此次招商會不僅是海南低空經濟的"里程碑",更是其搶占萬億級新賽道的關鍵一步。通過"無人機國際交付中心"打通跨境物流鏈,以"航空飛行營地"激活旅游消費,疊加自貿港政策與空域改革優勢,海南正構建"制造-應用-服務"全產業鏈生態。未來,隨著跨境物流航線開通、eVTOL商業化落地,海南有望成為中國低空經濟鏈接東南亞的"空中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