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森林面積2.31億公頃,森林覆蓋率達24.02%,具有森林類型多樣、物種資源豐富、地形環境復雜等特點。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普宙科技積極探索無人機相關技術在管林護林工作中的應用,以實現林業的精細化、智能化管理。
2022年起,中國龍江森林工業集團(下稱龍江森工集團)攜手普宙科技,不斷拓展無人機+自動機庫+智能載荷在森林防火、日常巡防、環境監測、野生動植物保護等場景中的應用。
龍江森工集團所轄重點國有林區包括小興安嶺、完達山等山脈,平均海拔418.7米,森林經營總面積占黑龍江省國土面積的14.5%,部分區域處于無電無網狀態通信困難。針對火情發現不及時、火源管理難度大、人工巡檢成本高等問題,龍江森工集團充分利用普宙科技智慧林業無人值守巡檢系統、無人機中繼組網、紅外熱成像等技術,有效彌補了傳統林業資源管理方式的不足。
普宙科技利用S400無人機、K01無人機自動機庫、1K紅外雙光云臺相機、四光云臺相機、喊話器、投擲器以及UVER智能管控平臺等軟硬件產品,助力龍江森工集團打造“空天地”一體化智慧感知體系,加快林業數字化、信息化建設步伐。
普宙科技部分產品
1、無人值守智能巡飛,為森林安全保駕護航
林業工作主要面向山區,施業區面積大,僅靠人力不僅勞動強度大、效率低且信息獲取不準確;衛星遙感則無法實現目標區域影像的實時獲取和動態監測;傳統的無人機巡檢尚未擺脫對飛手的依賴,仍需工作人員親赴一線開展作業。
基于普宙科技K01無人機自動機庫的“無人值守”智能巡飛模式,指揮中心借助UVER智能管控平臺,即可與自動機庫和無人機實現異地互聯,隨時隨地遠程下發任務,自動執飛并識別煙霧、熱點火源,顯著提高了林業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搭載高清紅外云臺相機等載荷的S400無人機可根據提前規劃的航線,在既定林區范圍內自主開展日常巡防任務并自動返航,滿足森林防火、邊境防護、資源動態監管、有害生物防治、測繪等需求。
紅外技術在森林消防中的應用
紅外技術在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
紅外技術在野生動物監測中的應用
2、無人機中繼組網,為無網區提供通訊保障
林區通常具有山大人稀、公網覆蓋率低的特點,且受山體遮擋嚴重,無人機沉降作業困難,導致重點監測目標信息無法第一時間回傳,難以實現無人化、全自主、全智能的聯網作業,制約了林區防火應急能力建設。
以東方紅林業局為例,其橫跨虎林、饒河、寶清三市縣,施業區面積逾42萬公頃,信號受山區密林阻擋,難以覆蓋全域,極大制約了林區工作的開展。
日出東方紅,霞映完達山。為打破網絡桎梏,東方紅林業局引入普宙科技無人機中繼組網技術,通過無人機做空中信號中繼,同時利用林區瞭望塔建設數據信號傳輸中繼站,滿足設備在無信號地區及山頭完全阻斷區域的通訊、數據傳輸需求,確保無人機在無信號區域也能高效作業,將現場情況實時回傳到指揮中心。
普宙科技無人機中繼組網通信
3、軟硬結合,科技賦能守護綠水青山
為發揮數智優勢,進一步筑牢生態安全屏障,東方紅林業局以“防”為重點,攜手普宙科技在越界風險點搭建邊防監控,自動識別入侵的人員、車輛、船只,并將異常信息和實時監測畫面回傳至指揮中心和對應的責任人。再配合無人機、自動機庫、UVER智能管控平臺和林業局原有的信息化處理平臺聯動作業,可實現空天地一體化的智能監控和告警網絡,滿足快速預警、報警、監控、追溯的需求。
航線設置
UVER智能管控平臺畫面
面對火情或越界等突發狀況,指揮中心可利用UVER智能管控平臺和無人機自動機庫,迅速調取就近的無人機趕赴指定區域,借助1K紅外雙光云臺相機回傳的實時信息,對現場情況進行確認、監測及分析,為指揮調度提供“上帝視角”。通過無人機掛載的喊話器遠程指揮,利用投擲器投送急救包、滅火彈等救援補給物資,輔助應急救援。
指揮中心對火場信息進行監測
目前,普宙科技已在龍江森工集團下轄的東方紅林業局、山河屯林業局、林口林業局、樺南林業局等14個林業局部署了21架無人機、4臺無人機自動機庫和6個邊防監控。無人機服務已累計執行任務600余架次,巡飛總時長達300多個小時,開展野外火源監測48場次;并利用搭載喊話器的無人機進行防火宣傳35次,有效提升了龍江森工集團森林防火巡護及預警能力。
對砍伐面積進行測量
無人機在林業工作中具有低成本、高時效、機動靈活、快速響應、實時巡查能力強等優勢,在智慧林業場景中有著廣泛應用。今后,普宙科技將與合作伙伴一起,持續探索無人機技術在森林防火、病蟲害防治、野生動植物保護、林業資源勘測、邊境安防等場景的應用,打造全場景智慧林業,真正實現“人防+技防”,用科技守護綠色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