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是我國經濟命脈所系,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為全面落實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部署要求,進一步做好《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高質量建設制造強省的意見》(以下簡稱“制造業當家22條”)宣貫工作,根據省政府的統一部署,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會同省有關單位,召開廣東省“制造業當家22條”政策宣講系列培訓會。7月27日,第一場培訓會于廣州召開,通過視頻連線珠海、佛山、中山、肇慶、清遠等市,共有1400人在現場和線上參加宣講會。
本次宣講會面向各地市相關部門及駐粵央企、省屬或市屬國企、大型優質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等企業,為下來各地各部門,認真做好政策的學習、宣傳和落實工作培訓業務骨干,加快高質量建設制造強省,努力為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提供有力支撐。
培訓會上,成至智能機器科技有限公司做為專精特新企業代表參會,在首站廣州會場,“制造業當家22條”中有關“優質企業梯度培育”及科技金融支持等有關內容,成至智能機器科技廖科文總經理接受中國企業網等多家媒體采訪時說:“我就是從一開始用自己的房子抵押貸款創業,到公司逐步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因此在這次“制造業當家22條”培訓中也特別關注梯度培育的相關政策,“里面說要幫助我們這些中小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成為大企業。”
“今年上半年開局可能還是有點困難的,但是我們還是非常認可經濟的長期向好,這次來也是繼續堅定了自己的投資信心。”廖科文說,企業要做大做強離不開持續投資,因此在上半年成至智能把生產線從一條擴張到了4條,研發投入也同比增加了108%。
“剛才一些專家和領導都提到,廣東目前制造業要實現從中低端到高質量的發展,必須要走向高端。從我的角度理解,除了產品的可靠性和耐用性,更加重要的可能是功能和性能的先進性。一定要是先進的,才是高質量的產品。”廖科文說,據介紹,成至智能的產品以服務無人機行業為主,廣東的消費無人機產量目前已是全國第一、世界第一,但今天也面臨著一個升級的重要關口,就是要從消費無人機向工業無人機轉型升級,不光是作為個人航拍的消費產品,也要成為各行各業的生產工具。廖科文預計,由此產生的工業無人機發展增速有望達到50%以上,將成為廣東該產業發展躍升的一大新動能。
這也為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廖科文表示,因此現在廣東企業正在對工業無人機的幾個關鍵技術點進行突破,比如要解決復雜地形條件下和無人機保持暢順的通訊這一重點問題等。也為此,成至智能至今仍在采用每年利潤全部滾動用于投資發展的方式,尚未對股東進行分紅。
而在這一過程中,也十分需要金融配套支持。廖科文表示,在企業發展歷程中,一路上每當企業獲得高新技術企業、“兩高四新”、省級、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認定,都會有配套的金融政策指引銀行為企業提供信用貸款,這對企業的發展非常重要。“我們公司目前的總資產可能有一半左右來自銀行的信用貸款。”廖科文說,由此也深刻體會到“金融是實業的血液”,對企業發展非常重要。
“制造業當家22條”中也有相應的中小企業金融支持政策。廖科文表示,希望未來在支持科技型企業方面有更多的創新,“比如前一陣知識產權局的領導也來我們公司調研,講到知識產權抵押債券的發行。我覺得這都是非常好的創新手段,能夠很好幫助一些有競爭力的企業獲得更快的發展。”
中國企業網:請對貴公司的主營業務進行介紹,今年上半年的發展情況如何?如營收情況、訂單量較上年同期變化數據。
廖科文:我們是航空航天裝備制造業企業,具體到細分領域,是做工業無人機的任務載荷研制,我們是國內唯一一家專攻工業無人機任務載荷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任務載荷是搭載在航空器上用于完成特定工作任務的高價值設備,比如用于偵察的光電吊艙。我們上半年的發展情況還是比較理想的,營收同比增長54%,其中出口部份同比增加了一倍以上。
中國企業網:貴公司對“制造業當家22條”中的哪些內容最為關注,希望這些政策為企業發展提供哪些支撐?
廖科文:我們對支持大企業培育和提升制造業質量品牌水平等方面的內容最為關注。具備全球競爭力的優質企業的總部,是很難通過招商招進來的,努力扶持本地優質中小企業做強做大,是非常重要的。廣東省的制造業一直是很強的,但是品牌不夠強,今天,我們要實現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就必須增強質量意識和加強品牌建設,向質量要效益,向品牌要價值。我們希望這些政策能夠起到進一步促進地方政府及其產業基金關注和扶持本地優質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作用,希望能夠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在知識產權方面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指導,尤其是在知名商標的注冊和保護上。
中國企業網:今年以來,貴公司所在行業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如何應對。請舉例說明。
廖科文:中美科技戰對我們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部份來自美國的關鍵半導體零部件的供應變得極其的不穩定,我們正尋求國產替代方案,目前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我們有信心克服這些困難,這也將為國內的上游企業創造出新的機遇。
工業無人機開始真正能夠為很多行業創造價值,將進入快速發展期,預計全行業的年平均增速將有望達到50%,作為深耕無人機行業應用的代表性企業,我們可能會迎來爆發式的增長,因此,我們今年已經投資新建了3條生產線,全部達產后的總產值可以達到5億元以上。同時,我們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上半年的研發投入同比增加了108%,以鞏固我們在細分領域中的領導地位。
中國企業網:貴公司還期待政策在哪些方面繼續突破呢?
廖科文:我們希望能夠研究出可以降低我們出口海外的產品維修成本的政策,包括降低物流成本和便利報關等方面,比如將我們的無人機任務載荷產品也列入保稅維修目錄中。
中國企業網:在科技創新、數字化轉型、技術改造等方面,貴公司今年以來是否有新舉措?
廖科文:我們在科技創新方面,今年加大了研發投入,研發人員增加了30%,重新梳理了研發中心的組織架構,新設立了企業技術研究院,下設多個涉及核心子系統的研究部,開展重要基礎技術的研究和攻關,為后續的產品開發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作為一家硬件公司,我們還加強了對軟件開發團隊的投入,希望能形成從系統平臺到硬件產品的行業整體解決方案的能力。
中國企業網:《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出臺后,您對于廣東民營經濟發展有哪些期待?
廖科文:廣東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創造了經濟奇跡,基本形成了外資、國資和民營經濟三分天下的格局,我期待廣東的民營企業家發揮敢闖敢干的精神,堅定信心,擴大投資,尤其是要在質量和品牌上進行堅決的投入。期待廣東民營經濟能夠充分激發活力,以務實進取的精神不斷奮進,取代外資,成為廣東經濟增長的領頭羊和火車頭。
中國企業網:中小企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貴公司在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人才培育方面有無一些動作?
廖科文:我們的研發中心已經基本完成了數字化轉型,采購、銷售、生產和服務等板塊的數字化轉型,公司通過軟件自研和外購服務并舉的方式,也正在堅定的推進。在人才培育方面,我們公司通過定期和不定期的各種層級的內部學習班的形式,努力提高員工的技能和知識水平,我們還聘請知名商學院的企業教練入企,協助企業對骨干員工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以滿足企業快速發展時對管理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