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為期四天的國家管網集團2023年油氣管道保護工職業技能競賽在遼寧鐵嶺落下帷幕。本屆競賽聚焦新技術、新模式、新問題,全面推動“與時俱進加強線路管理,優化巡檢手段方法”,把無人機技能操作納入競賽內容。國家管網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李文東、國家管網集團生產部總經理馮慶善及各地區公司副總經理出席活動。
開幕式
云圣智能作為國家管網的深度合作伙伴受邀參展,攜旗下圣·寶蓮燈全自主無人機巡檢系統、圣Max·戰袍全自主無人機巡檢系統、虎鯨·虎穴全自主無人機巡檢系統等眾多高科技智能巡檢產品方案精彩亮相,吸引了國家管網集團各地區公司領導來參觀交流。
云圣智能展臺現場
隨著“雙碳”戰略的提出,傳統能源行業的數智化轉型升級已成為企業發展的重心和方向。“十四五”期間,長輸油管道及油氣田的運維工作已經由傳統管理模式逐步向“無人值守化”運維模式發展。
基于對油氣行業設施分散、環境復雜、應急處置響應慢、巡檢頻次高等運維難點,云圣智能融合“全自動機場、數字孿生、AI、大數據分析、物聯網”等先進技術,打造了“立體巡視、集中監控、網格處置、無人值守”全息感知系統,實現油氣田、集輸管道及煉化廠區等油氣多場景高效覆蓋,為油氣數字化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全自主無人機巡檢系統在油氣管網廠區進行常態化巡檢服務
全景管控,構建油氣行業綜合調度平臺
在能源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的背景下,數字中臺成為新基建中的“新基建”。不同于以往只是設備數據在線化呈現的簡單信息化平臺,云圣智能打造了一個以數字化油氣田和長輸管道的四維實景地圖為基礎,融合了物聯網設備接入和管控、大數據分析和處理、人工智能識別、無人機和全自動機場的作業管控、油氣田和長輸管道的SaaS層應用以及網絡信息安全管理等系統于一體的統一數字管理—四維全息管控平臺。
同時,四維全息管控平臺還可結合IoT技術達到對業務場景的立體全息感知和作業統一管控,助力上下游的各業務板塊創新和高效運營,實現數智化發展。
四維全息管控平臺界面效果
數字孿生,三維模型建設及周期性更新
云圣智能還可通過數字孿生技術構建數字化勘探區、數字煉化園區、數字輸油管道,通過一個“中樞”(四維全息管控平臺),實現各業務板塊的全景監控,完成互聯互通互知的信息化新生態。
通過傾斜攝影技術對油氣田、煉化廠、油氣管網進行三維模型建設,生成數字地圖,數字地圖能將真實有形的勘探場地、煉化園區、輸油管道全部映射到虛擬無形的空間里,可視化、立體化的查看整個地表世界。讓數字世界與物理世界相匹配,并通過數字世界對物理世界進行管控,讓用戶可以身臨其境地查看油氣田站場及管道周圍的地表環境。
地上管線厘米級精度的三維模型重建
分布式無人機系統網格化部署,各場景下協同自主作業,規模化應用
構建立體物聯網絡的基本節點包括工業無人機和全自動機場,云圣智能的工業無人機從工業三防的實際應用出發進行設計,適合野外作業,不懼風雨,續航時間最高可達68分鐘,可覆蓋面積高達一百多平方公里。而全自動機場作為無人機的棲息地,具備了自動更換電池和傳感器吊艙的能力,為無人機的千里之行提供了能源補給,為徹底實現油氣田、煉化廠和油氣管網的無人化巡檢管控奠定了基礎。
對于長輸管道,四維全息管控平臺可以操控百公里之外部署在長輸管道沿線的全自動機場和無人機,實現上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蛙跳式”管網巡檢,完全不受時空的限制,實現真正的足不出戶,開啟全線覆蓋的巡檢新模式。
長距離蛙跳式巡檢
對于油氣田場站,在四維全息管控平臺的指揮下,無人機從布設在油氣田廠區的全自動機場起飛,對廠區的安全隱患進行7x24小時全天候的日常巡檢和應急偵查,特別是針對油氣泄漏、溫度驟變、非法侵入、紀律和政策宣傳等多種綜合性場景進行信息采集和處理。
四維全息管控平臺實時報警
對于煉化廠,通過四維全息管控平臺可以標注罐區的特定區域,不同的顏色標注不同的風險等級,建立安全的“電子圍欄”系統,電子圍欄的設置除了可以讓無人機規范作業以外,還可以對無關人員與車輛進行異常提示,當無關人員和車輛進入時,無人機會進行實時跟蹤,進行特征提取,及時喊話制止。
不同區域的電子圍欄
基于“端邊云”一體化協同智能計算,構建油氣各場景識別算法庫
云圣智能基于“工業無人機+5G+人工智能+大數據+工業互聯網”構建“機、網、云一體化”技術和產品生態,打造端邊云協同計算的智慧中樞。端邊云協同計算的反應速度更快,時延更低。如對異常現象場景(人、車、靜物占壓、施工、可見漏油等)實時識別及報警;對異常場景中目標信息(人臉、車牌號等)及時取證;對證據信息(圖片、視頻)的回傳、分析以及基于大數據分析出具管道區域的風險分級報告等功能。
識別、報警、回傳、分析、報告
云圣智能將充分利用數字孿生、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各種技術手段,融合管道、煉化廠及油氣田已有的智能資源,打造“數字油氣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以自主研發的智慧巡檢產品和方案體系,推動油氣行業的數智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