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數據顯示,大疆在全球無人機市場占有七成市場份額,超過八成的產品銷往海外。國內的一些科技企業以前“走出去”的時候,往往選擇的是從低端市場進入,而大疆在海外占有率最高的卻是歐美等高端市場。
01孤獨的完美主義者
大疆創始人汪滔曾表示,大疆的成功,源自始終專注于產品的態度。
比如,汪滔對每一顆螺絲的松緊程度都有嚴格的要求。
由于每一顆螺絲有著不同的用處,承受的強度不同,汪滔買了一堆強度不同的螺絲膠,根據螺絲的用處,使用不同的螺絲膠。
在自己摸透要用幾個手指頭,把螺絲擰到什么程度才算到位后,汪滔又親自挨個執導員工。大疆早期飛行控制系統上的幾百顆螺絲,就是這樣一顆一顆地按照不同強度,力求完美擰上去的。
大疆早期顧問和投資者、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澤湘將汪滔定位成一個“認真做產品的人”,汪滔會不計任何代價做出一款完美的產品。這種想法讓大疆不斷擴大技術研發團隊,始終把技術創新和產品品質放在第一位。
經過前期無數次的打磨和研究,2013年1月,大疆推出了一款劃時代的產品——大疆精靈Phantom 1。作為全球首款消費級航拍一體無人機,大疆精靈Phantom 1憑借極具工業美學的設計,親民的價格,無需配置的四軸無人機操作簡單,一經推出便受到高度關注,將原本局限在航模愛好者領域的無人機推向了大眾消費市場。
圖:大疆精靈Phantom 1,來源百度百科
在他看來,他是做產品的人,只想把產品做好,讓更多人來使用,其他的事情就交給別人來做。
02不以夢想為噱頭,卻真的被夢想所驅動
為何汪滔會對產品品質如此追求完美呢?熱愛是成就他的根源。
1980年,汪滔出生在杭州一個中產家庭里,母親是一名教師,父親是一名工程師。10歲那年,他看了一本漫畫書《動腦筋爺爺》,當他看到交通工具知識這一分冊時,不禁被封面上那個紅色的直升機迷住了。
一個夢想在他的心里緩緩浮現:長大以后,如果我能發明一種飛機,讓我體驗到飛翔的感覺,帶我的眼睛自由自在到天空飛翔,那該有多好!從此,汪滔心里埋下了“直升機自動飛行”的種子。
汪滔對直升機產生了好奇之心,并迷戀上了航模。他開始對天空充滿了想象,并將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與航模有關的讀物上面。為了實現夢想,他從華東師范大學退學,入讀香港科技大學,勤學苦練。
在讀研的日子里,汪滔一直堅持改進自己的直升機飛行控制系統,終于在2006年1月迎來了他自己的“完美精靈”,無論前進、后退、左轉、右轉、上升、降落、懸停,動作都一氣呵成。這次直升機的試飛成功圓了汪滔兒時的夢想,也奠定了汪滔創業的基礎。
圖:DJI Mavic 3
2006年年初,汪滔帶著家里資助的20萬和2個同學一起來到了深圳,在舅舅雜志社20平米的庫房成立了大疆。
2016年,是大疆創立的第十個年頭,汪滔在公開信中表示:創業十年,我們在專心做出極致產品當中找到了極大的樂趣,同時,我也不太喜歡稍有成就就出來經營自己,知名成功人士并不是我的追求。這也是我非常敬佩任正非的原因,他的興趣在于做事,解決難題,而不是包裝自己來出名。
如今,根據2021年《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發展報告》顯示,大疆無人機以237.14億美元估值排名全球獨角獸第28位。作為創始人的汪滔,身價也超過400億人民幣,位列中國80后富豪榜第三。
汪滔的大疆不以夢想為噱頭,卻真的被夢想所驅動。大疆的另一個驅動引擎,則來源于汪滔的使命感。汪滔曾經感慨:“在我們的父輩,中國一直缺乏能打動世界的產品,中國制造也始終擺脫不了靠性價比優勢獲得市場的局面。這個時代企業的成功應該有不一樣的思想和價值觀,大疆愿意專注地做出真正好的產品,扭轉這種讓人不太自豪的現狀。”
“天空未留痕跡,我卻已飛過”,汪滔和他的大疆已然刷新了中國制造的形象。這把利刃,已經出鞘。
《大疆發展簡史》
1、創始人汪滔。
①汪滔1980年出生于杭州市,大三從華東師范大學輟學,考入香港科技大學讀研。
②在港科大汪滔遇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個貴人、導師,機器人專家李澤湘教授,李澤湘教授被汪滔對無人機的癡迷所感動,全力支持他專攻無人機。
③2006年港科大畢業后,汪滔創立了大疆無人機公司,最初公司僅5人、僅20㎡,經過多次經營危機、萬念俱灰之時,汪滔遇到了自己的第二個貴人,發小陸迪,給了汪滔9萬美元挽救了大疆(占股16%),最后這9萬美元變成了今天的¥246億,14年時間翻了4萬倍,比我實習時候的老領導龔虹嘉投資海康威視的回報率還要高(此前龔虹嘉是中國投資史上最高的)。
2、收入增長史。
下圖是2013-2022年大疆收入增長情況。(其中2022年為預測值)
3、產品技術發展史。
三、大疆成功之道
1、創始人的偏執與遠見。
汪滔是那個改變一個行業的人,這點很像埃隆·馬斯克。
在大疆之前,無人機主要運營于軍方,在民用領域,無人機因為價格太高、功能太弱,應用場景很窄,大量的功能都是用龐大的有人駕駛小型飛機完成,這讓無人機無法在民用消費領域普及。
汪滔正是看到這個機會,在成本、功能、應用場景、產品、技術等方面全面發力,讓無人機走進了大眾市場。
2、領先的技術與產品。
①在全球無人機領域,大疆擁有最多專利,超過4600項專利技術。
大疆領先的自主核心技術主要包括:飛控系統(主要是軟件和算法)、云臺機構、機械結構、飛行安全保障系統等。大疆的主要外購產品與技術有:視覺處理單元(美國INTEL旗下的Movidius公司提供)、陀螺儀(美國Invensense和ADI公司提供)、GNSS模塊(歐洲的U-blox)、主控芯片(ST公司的ARM芯片、高通/INTEL的無人機專用CPU),不過這些都有美國無法卡脖子的替代供應商可以提供。
②大疆死磕產品質量與細節,并且擁有頂尖的工業設計和外觀藝術設計。
③大疆持續的技術與產品創新,這就是大疆持續的“自宮”精神,讓大疆的地位無法被撼動。
3、巨大的成本優勢。
①遠超同行的規模效應優勢,這些規模優勢體現在研發、采購、生產、品牌推廣、渠道、售后等幾乎所有經營環節,這一巨大的規模效應,帶給大疆絕對的總成本領先優勢,這是所有競爭對手無法比擬的。
②國內完善產業鏈配套的低成本優勢。
③人力與研發低成本優勢。
大疆并非無人機發明者,它只是一個后來者,在大疆之前美國3DR公司才是這個領域的領導者,但是3DR無法降低無人機的成本與價格,加上功能與應用場景的不足,3DR無法讓無人機走進大眾消費市場、無法在廣泛領域應用,而大疆卻解決了這一切。
這點與平衡車全球領導者北京九城公司很像。在九城之前,全球平衡車鼻祖是美國Segway公司,也是因為Segway無法降低平衡車的成本和售價,讓平衡車無法走進大眾市場,九城于2015年收購了擁有最多平衡車專利技術的Segway,并將原來售價高達幾萬一臺的平衡車,直接降到了不到2000元,從而為平衡車帶來了巨大的市場。
4、品牌營銷優勢。
①大疆品牌第一次走進大眾視野,是從2013年一則新聞《深圳土豪公司年終獎送10臺奔馳》登上熱搜。
②大疆無人機闖入戒備森嚴的美國白宮事件,讓大疆在美國一夜成名。
③汪峰用大疆無人機向章子怡求婚事件,讓大疆無人機借助名人走進大眾生活。
④2015年4月,49歲日本男子為了抗議安倍的核電政策,操控大疆無人機講帶有福島核輻射的沙子,空投到首相官邸樓頂,引起了極大的新聞轟動效應。
這些新聞事件,每一件都是熱搜體,極大地提高了大疆品牌。
之后美國制裁大疆等一系列新聞事件,更是讓大疆成為了國民茶余飯后的談資,大疆成為了國內技術脊梁的代表、民族自豪。
5、不斷擴大應用場景。
大疆無人機的成功,應用場景的擴張功不可沒。過去,無人機離普通消費者很遠,離民用市場也很遠,是大疆把無人機從一個小眾工業級產品變成大眾消費級產品。
大疆無人機廣泛應用于航攝、農業、救災救援、無人測繪、大眾娛樂、教育、軍事等諸多領域。是大疆,把一個僅有幾百億級的市場,變成了幾千億級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