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這一詞語近期頻繁地出現在政府文件、媒體以及互聯網上。這篇文章寫給那些對低空經濟感興趣但還沒有那么了解的朋友們。
一、低空經濟是什么?
低空經濟指的是以各種有人駕駛的各類低空飛行活動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低空經濟廣泛體現在第一、二、三產業中,在加強社會保障、促進經濟發展、服務國防事業等方面日益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低空經濟概念第一次出現是什么時候?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第一次寫入“低空經濟”一詞。提出要加強交通運輸與現代農業、生產制造、商貿金融等跨行業合作,發展交通運輸平臺經濟、樞紐經濟、通道經濟、低空經濟。
三、低空包括的垂直范圍是什么?
根據國務院、中央軍委發布的《關于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低空指的是真高在1000米以下,根據不同地區特點和實際需要,可延伸至高度4000米(含)以下。
四、低空經濟領域有哪些典型產品?
無人駕駛航空器:工業級無人機、消費級無人機、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飛行汽車
有人駕駛航空器:直升機、固定翼飛機、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
頭部企業見:低空經濟及無人機產業鏈上的頭部企業(2024版)
五、低空經濟領域有哪些典型應用場景?
從低空出行到城市綜合治理,從物流配送到旅游觀光,從農業植保到電力巡檢,從環境監測到應急救援,低空經濟賦能千百行業,不斷產生新的業態。可大致分成非城市場景和城市場景:
非城市場景:偏遠地區的工業、農業、林業、漁業和建筑業的作業飛行以及醫療救援、海洋監測、教育訓練、科學實驗、搶險救災、氣象探測、文化體育等方面的飛行活動;
城市場景:低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無人機城市綜合治理等飛行活動。
六、低空經濟什么時候成為國家重要戰略方向的?
2023年12月,中央召開的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
七、低空經濟產業規模有多大?未來的行業發展趨勢如何?
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超過5000億元,2030年有望達到2萬億元,未來有希望達到3~5萬億元。
八、低空經濟產業與無人機裝備產業有什么區別?
無人機裝備產業關注把無人機造出來,低空經濟產業關注把以無人駕駛航空器為代表的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起來、用起來。
九、有哪些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與低空經濟相關?
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強簽發了《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生產管理若干規定》和《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無線電管理暫行辦法》、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發布了《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安全要求》、交通部發布了《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行安全管理規則》(CCAR 92部) 。
上述有關低空經濟的一系列行業法規已于2024年1月1日生效,國家無人駕駛航空器一體化監管服務平臺(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綜合管理平臺)也已經正式上線運行。
2023年下半年至今,國家空管辦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空域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再次推廣借鑒深圳綜合改革試點創新舉措和典型經驗的通知》,其中包括對深圳創新低空經濟發展新機制的推廣,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發布了《綠色航空制造業發展綱要(2023-2035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重磅發布《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要求加快eVTOL、智能高效航空物流裝備研制。
2024年3月,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及多省市《政府工作報告》寫入“低空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