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珠海市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大會在珠海賽納科技中心正式召開。該聯盟的成立標志著珠海市低空領域進入“ 組織化、合作化、規范化”發展新階段,將為珠海市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搭建了重要的合作交流平臺,提升珠海市低空經濟產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并推動產業集群的形成和發展。
2023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達到5059.5億元,增速高達33.8%。低空經濟產業蘊含投資價值和增長潛力,將成為城市和區域發展新引擎,未來將是數萬億級的藍海。
“作為首批26個國家通航產業綜合示范區之一,珠海擁有2個A1類通用機場、3個備案通用機場和多個通航臨時起降點,擁有全省唯一在用的通航飛行服務站。”珠海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珠海是珠三角城市群中海洋面積最大的城市,為珠海發展低空應用提供了豐富的應用場景。“珠海航展”“亞洲通航展”“中國無人系統展”等國際性、專業性、權威性的展覽展會,也為低空經濟的產業融合發展帶來無限可能。
珠海市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是由珠海交控集團、華發集團、格力集團、大橫琴集團、中航通飛、低空產投資、南航通航、納睿雷達、航宇微、無人系統協會、智能制造聯合會等60余家珠海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投資機構及其他組織機構共同發起成立,是以企業發展需求為導向,以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為目標,形成聯合開發、優勢互補、利益共享的低空經濟產業技術創新合作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