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國電動垂直起降(eVTOL)飛行器明星公司Volocopter在官網(wǎng)正式發(fā)布公告,公司已向卡爾斯魯厄地方法院申請啟動破產程序。至此,我們看到了繼Lilium后第二家低空獨角獸隕落。成立于2011年,Volocopter是全球最早的eVTOL項目之一,也是全球第一個實現(xiàn)載人離地的eVTOL。一路走來,Volocopter從一個簡陋的機身多次試飛,并即將實現(xiàn)商業(yè)化,幾乎趕在了行業(yè)發(fā)展的最前沿,卻在邁向市場的最后一步倒下了。
這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有超過500名員工,來自于全球60多個國家,產品已經(jīng)過2000多次試飛,此前Volocopter稱,“在短短十年內,我們比eVTOL歷史上的任何一家公司都走得更遠。”曾幾何時,Volocopter是被一眾資方追捧的明星項目。2013年,也就是公司成立的第二年,Volocopter就獲得了50萬歐元的種子輪融資,此后融資步伐雖不算激進,卻一直有著大批知名投資方支持。包括戴姆勒、英特爾、吉利控股、日本三井住友保險集團、MS&AD風投公司、Translink資本公司、貝萊德、Avala Capital、Atlantia S.p.A.、德國大陸集團、日本電報電話、東京世紀公司、韓國WP Investment以及沙特NEOM等等。
其中在2019年,吉利與奔馳聯(lián)手領投Volocopter的5000萬歐元C輪融資。在此后的時間里,Volocopter幾乎每年都能拿到一筆大額融資,最后一輪融資中,公司投前估值一度達到19億美元(約140億人民幣),躋身獨角獸行列。Volocopter在破產公告中說,“過去,無數(shù)成功的融資輪次推動了公司的發(fā)展和運營。”然而,這些資金沒能支撐Volocopter走到最后一步。公告稱,Volocopter是業(yè)內消耗率最低的公司之一,在極其困難的金融環(huán)境中成功運營。盡管最近進行了密集的籌款工作,但仍然無法找到可行的解決方案在破產程序之外維持正常運營。
事實上,資金問題早在一年前就已經(jīng)顯露。2024年4月底,Volocopter被曝出資金短缺,因此申請1億歐元的貸款,向德國州政府和聯(lián)邦政府尋求貸款擔保,卻沒有得到政府支持。只是幸運的是,很快公司就拿到了一筆未公開的融資,才讓這場危機暫時緩解。
然而來到11月,Volocopter的資金問題還沒有解決。彼時老股東開始和Volocopter洽談,計劃牽頭一支投資財團通過注資9500萬美元的方式,拿到Volocopter85%的控股權,同時避免其破產。只不過,這一計劃最終也沒能實行。時至今日,Volocopter的現(xiàn)金流已經(jīng)耗盡,現(xiàn)任CEO、來自空客的Dirk Hoke也提出辭職,并將在今年2月底離開。雖然Volocopter在公告中強調公司的資金消耗少于同行,但eVTOL至今仍不是一個成熟市場,前期研發(fā)需要大量燒錢,后期商業(yè)化落地還不明朗,加上歐洲對這一領域的支持較為保守,政策監(jiān)管也相對較嚴,要真正扭轉困局或許并不容易。
在此之前,公司打算投入商業(yè)化的VoloCity已經(jīng)到了最后關頭,并在多個國家完成一系列載人飛行測試。眼看就要成功,卻由于沒能及時獲得飛機型號認證,導致巴黎奧運會期間的測試運營被迫取消,對于生死關頭的Volocopter來說是一場不小的打擊。